(資料圖)
2022年10月29日,陰天,晨與鳥友宋會強在密云清水河觀鳥,旗開得勝遇到新遷徙來的十來只紅頭潛鴨,車拍,怕下車把鳥嚇跑,這時,一位老太太飛車而至(電三輪),近前一看,原來是70歲的本地鳥類調查員方圓老師,大家一拍即合說去小漕村,馬上就奔向了這個我慕名已久的這個觀鳥勝地。
小漕村其實不小,人口愈千,位于密云水庫東岸,村口距水庫400米,地屬庫區(qū)的一級水源保護區(qū)邊緣,旁邊還有潮河清水河安達木河,一馬平川的農田,看似與華北農田無異,但每年都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來此越冬,因此,這里不僅是鳥友心目中的勝地,還是密云區(qū)動保人士高度關注的鳥點,本村干部群眾齊心合力承擔著重要的保水護鳥的生態(tài)保護任務。
疫情期間,村街嚴控,村口婦女查驗健康碼時,宋老師鷹眼如炬,舉目瞥見群鳥劃過天際,我們立馬興奮起來,趕緊抄家伙,挎好望遠鏡,準備戰(zhàn)斗。車剛停穩(wěn),開門下來疾步走來,遠眺田野盡頭,一望無際的雁群,呱呱鼓噪,天空也有大雁飛來飛去。我初判斷是大雁的一種,叫豆雁,宋老師則更精確地判斷是短嘴豆雁。少小無忌老不狂,猶倚轅門數雁行,一百、兩百、三百……幾乎七八百只的規(guī)模,在我們眼前,群飛如云,行飛如列,不時地排成人字或一字,變換著隊形。
冬候鳥的遷徙大軍就這樣鋪天蓋地的來了,密密麻麻,簡直令人要驚掉了下巴!間或,見到白尾鷂超低空疾飛,還與燕隼翻騰嬉戲,紅隼、云雀,來來去去,煞為歡快,宋老師提醒,說不定大鴇也該來了,對呀,我前兩天聽說通州桑園相繼來了兩只大鴇,這里有沒有呢?舉起望遠鏡,在蒼茫大地,一馬平川間找尋,忽然,從深秋總體棕黃的色彩中,發(fā)現了一個小灰點兒,仔細端詳,驚叫“大鴇”!身旁兩位鳥友的鏡頭隨即轉向這邊,終于首開今年遷徙季的大鴇記錄,來啦。我們觀鳥的場面,特別是我還穿著印有“密云野保”字樣的馬甲,均被夫人用手機拍攝下來,真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先生觀鳥夫人在后。
宋老師一邊操縱相機,一邊打手機,忙不迭地地打電話給密云林業(yè)局生物調查隊張德懷隊長及幾位鳥友,呼朋喚友,共享鳥情。富于擔當的張隊長立刻聯系本地領導,不到一袋煙功夫,一騎絕塵而來,是位騎電動車的漢子,自我一介紹,我們大為感動:“我是村支書,姓馮”,原來是本地的“土地爺”,趕緊向他介紹前方的鳥,特別是大鴇,他信步走向另一方的田中玉米地,尚有一塊未收割,他熟練地捏了捏玉米稈,說,行了,下午就收,周一給鳥投食。
以為村支書說說而已,待我們太師屯午餐歸來,沒多會兒,轟轟烈烈來了幾輛特殊的車,原來是苞米收割機,咔咔咔,幾個回合,就把剩余的活計完成了。作為五谷不分的城里人,這機械化收玉米的恢弘場面,也是第一次見。但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密云人、小漕村干群,聞鳥而動的責任心和行動力。這時,我才明白,村支書是按照區(qū)林業(yè)局張隊的囑咐,趕快完成田間勞作,把土地和寧靜讓給即將飛來越冬的鳥兒們!因為,幾年來,都有灰鶴、白鶴、白枕鶴、蓑羽鶴包括大鴇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蒞臨此地、駐留此地,此時此際,我突然想起,前一屆黨代會上的一句話“生態(tài)文明,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和這一屆(20大)黨代會的一句話“我們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tài)涵養(yǎng),大美密云,上下互動,保護同心,密云野保的政策領會力、協(xié)調溝通力,落實執(zhí)行力,自然保護的責任擔當,真是令我敬佩,敬佩得五體投地!
當然,也許遷徙季的序幕剛剛拉開,村民們還未能悉數了解護鳥要求,個別下地撿漏的村民,就因接近雁群太近,眼見轟飛了群鳥。好在,隔壁就是庫區(qū)的水源保護地,這些越冬鳥,可以就地躲避,權避一時,或而來農田覓食,或去保護區(qū)休息,鳥有翅能飛,獸有腿能跑,農民有收成,鳥友有收獲,綠水青山,金山銀山。保護紅線,生態(tài)空間。至關重要,生命底線!
文章來源:郭耕~四不像(美篇號)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重慶“沉浸式劇本殺”,開創(chuàng)夜間旅游新模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楊孝永夜市文化一直是山城旅游的一大特色與亮點,也是重慶人
2022-11-01 15:49
原標題:昆曲邂逅舞蹈再續(xù)“紅樓”因緣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群10月29日,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北方昆曲劇院的原創(chuàng)昆劇《曹雪芹》在
2022-11-01 15:46
原標題:蔡文姬開唱驚不驚喜?(主題)《胡笳十八拍》《二十四詩品》新專輯上線(副題)新民晚報記者趙玥連續(xù)兩周,竇唯在音樂平臺發(fā)布了兩張
2022-11-01 15:48
原標題:《水滸傳》中出現十數次、《東京夢華錄》專章記述、詩家先賢念茲在茲的文化地標,上榜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引題)北宋東
2022-11-01 15:41
原標題:豆瓣評分9 1分,TVB最新臺慶劇收視口碑雙豐收(引題)《上車家族》幽默講述買房甜酸苦辣(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TVB最新臺慶劇《上
2022-11-01 15:38
原標題:山東非遺:富起來、學起來、強起來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金秋時節(jié),山東濰坊青州市的“海岱非遺文旅空間”迎來一批又一批訪客。
2022-11-01 09:31
原標題:山西發(fā)現兩座春秋晚期墓葬(主題)為晉文化和晉國歷史研究再添新證(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光明日報太原10月31日電(記者李建斌)
2022-11-01 08:32
原標題:《乘著大巴看中國——閩山閩水物華新》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光明日報訊(記者牛夢笛)不久前,由央視頻聯合福建省文
2022-11-01 08:36
原標題:4 6億年前,生物大輻射被誰按下“暫停鍵”科技日報記者張曄距今約4 6億年的奧陶紀大輻射,是地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生物輻射事件之一。
2022-11-01 08:47
原標題:只念了一年半小學,秀英奶奶把河套平原寫成書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從識字無多,到能寫能畫,再到能用電腦打字、寫書,這樣一個艱
2022-11-01 08:34
原標題:叢林求生,總是需要奇跡杜佳冰17歲的朱莉安和母親乘坐的飛機遭遇大雷雨云,從三千米高空墜入叢林。直到40年后,秘魯空難唯一的生還者
2022-11-01 08:32
原標題:海南非遺傳承人畫像:技藝傳世青藍相承海南日報記者尤夢瑜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xiāng)建設中歷
2022-11-01 07:43
全球連線原標題:溯史尋跡公眾走進考古工地探尋最早北京城近年來,“公眾考古”這一概念被越來越多人所認知。2022北京公眾考古季期間,20組家
2022-11-01 07:40
原標題:江蘇連云港考古新發(fā)現一處大規(guī)模墓葬群近日,江蘇省連云港市已針對海州區(qū)新發(fā)現的一處大規(guī)模墓葬群完成系統(tǒng)發(fā)掘工作并順利通過江蘇省
2022-11-01 07:46
原標題:先農壇里慶豐收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鄒雅婷)近日,“2022先農壇一畝三分地農耕體驗季·收割水稻嘉年華”活動在北京先農壇舉辦。此
2022-11-01 07:40
原標題:玻璃映照絲路華彩黃翼文 圖?流光溢彩,如珠似玉,造型多樣……在湖南長沙博物館“砂與火之歌——絲路玻璃文化展”上,琳瑯滿目的古代
2022-11-01 07:40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文藝作品如何記錄重大理論?中新網麗水10月30日電(邵燕飛傅飛揚)30日,越劇《綠水青山》在浙江麗水大劇院首次亮相,
2022-10-31 17:32
原標題:創(chuàng)意舞臺劇《那個小孩》:你是否也是“那個小孩”根據80后華人藝術家郭婧榮獲2015年《紐約時報》“年度十佳兒童繪本”的《獨生小孩》
2022-10-31 16:28
原標題:歌劇《邊城》詩意表現鄉(xiāng)土人情之美北京日報記者高倩吊腳樓靜靜矗立,水車緩緩轉動,籠罩著朦朧煙雨的山水間,一只渡船駛來,靈秀的少
2022-10-31 15:24
原標題:文旅部:進一步提高演出經紀人員的管理和服務水平中新網10月31日電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出臺《演出經紀人員資格
2022-10-31 15:38
原標題:昆劇《曹雪芹》:昆曲+舞蹈創(chuàng)新演繹紅樓題材昆劇《紅樓夢》是北方昆曲劇院的巔峰之作,曾榮獲“文華大獎”并常演不衰。作為對這一經典
2022-10-31 15:35
原標題:瓊劇《丘濬》??谑籽荩ㄒ})清風正氣拂瓊州(主題)海南日報記者習霽鴻10月28日晚,夜幕四合,位于??谑泻8返暮D蠎蛟河瓉砹私?/p>
2022-10-31 15:32
原標題:2022年第三屆“鷺島詩會”落幕歷時近5月中新網廈門10月31日電(記者楊伏山)2022第三屆鷺島詩會暨中華經典誦讀總決賽頒獎儀式文藝晚會
2022-10-31 15:34
原標題:國產電影《萬里歸途》在全球多地上映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截至目前,國產電影《萬里歸途》已取得超13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近期最具
2022-10-31 09:26
原標題:科幻小說《三體》有了動畫版屢獲中外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有了動畫版。相關版權方29日發(fā)布,《三體》動畫版已制作完成,首播定
2022-10-31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