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遼博最大規(guī)模特展登場(引題)
珍品文物闡釋“和合中國”(主題)
(資料圖片)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劉洪超?
中國“和合”文化源遠流長,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和性格特征,反映了獨特的中國智慧。它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維系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堅韌紐帶。
10月8日,遼寧省博物館建館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特展——“和合中國”展覽啟幕。400余件珍品文物齊聚一堂,共同闡釋中國傳統(tǒng)“和合”文化中所蘊含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在“和合”文化傳承與涵養(yǎng)中增強文化自信。
規(guī)模空前 薈萃精品文物
“‘和合’一詞首次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中,‘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其中‘五教’是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將五種不同的人倫之教加以融合,實施于社會,使百姓安定和諧地生活?!边|寧省博物館副館長劉寧說,“‘和合’思想追求人與天地合德,即天人合一,具有深刻的哲學(xué)思辨?!?/p>
“和合中國”展覽由國家文物局與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遼寧省文物局)、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wù)中心、遼寧省博物館承辦,山西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等22家單位協(xié)辦。在為期3個月的展覽中,共展出文物、古籍402件/組(436單件),其中一級文物88件/組。展品包括彩陶、青銅器、瓷器、絲繡、書法、繪畫、古籍、碑刻拓片等多種類型,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xiàn)代。
此次展覽中,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卷》、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卷》、宋朱克柔緙絲牡丹圖、遼三彩釉印花太極圖執(zhí)壺、元織錦《百鳥朝鳳圖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圖卷》、明代傳教士利瑪竇繪世界地圖《兩儀玄覽圖》、清徐揚《姑蘇繁華圖卷》等遼博館藏珍品均有呈現(xiàn)。此外,還匯聚了各地文博機構(gòu)收藏的國寶級文物,如湖南博物院藏《唐摹蘭亭序(黃絹本)》、吉林省博物院藏《文姬歸漢圖卷》、南京博物院藏《坤輿萬國全圖》、甘肅省博物館藏東羅馬鎏金銀盤等。部分重點展品將分期展出。
展覽中還能看到一些前所未見的文物。遼博館藏的東周嵌寶石金環(huán)飾、唐-宋回鶻文殘片、遼竹節(jié)形琥珀飾、清鍍金瑪瑙鑲嵌望遠鏡等均為首次展出。山東省陽信縣出土的一套戰(zhàn)國石磬,共計13面,被完整借展至遼博,首次以成套方式與觀眾見面。
精心布展 凸顯“和合”主題
劉寧告訴記者,此次特展策劃歷時5個多月,分為“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協(xié)和萬邦”4部分,每部分包含2個單元,力求全面呈現(xiàn)“和合”文化。每單元開頭均以經(jīng)典文獻中的名句作為提綱。
“天人合一”部分的第一單元,引用了《易經(jīng)》中的名句:“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p>
劉寧介紹:“為了與這一提綱呼應(yīng),我們選擇了一組展示自然之紋、鳥獸之形的展品。比如山西博物院的‘網(wǎng)紅’文物青銅鸮卣,來自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博物館的西周玉飾件,有大象、老虎、小鹿、兔子、鸚鵡、燕子等不同形象,還有遼博館藏的從史前到商周的各種動物形玉器。這些惟妙惟肖的文物,展示了古人的智慧與想象力,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guān)系?!?/p>
山水畫表達了古代文人縱情山水、親近自然的情懷。五代畫家董源擅畫山水,開創(chuàng)了“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畫風(fēng)格,是“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断木吧娇诖蓤D卷》是董源傳世繪畫中極為精妙的一幅作品。江水蜿蜒于群山之間,草木豐茂,點染皴擦中盡顯江南山水秀潤之境。畫卷引首還有明代書畫家董其昌書題。
太極是中國古代哲學(xué)的一個重要概念,反映太極思想的太極圖,是中國文化中常見的圖案。遼代三彩釉印花太極圖執(zhí)壺造型巧妙、制作精細、裝飾富麗,是遼代陶瓷中的佳作。壺為扁圓形,圓口,曲柄,管狀短流,圈足。胎質(zhì)灰白閃紅,掛白粉。通體施黃、綠、白三色釉,水波紋地,上浮有如意流云帶。柄外施綬帶紋,流基部作牛首張口狀。壺身兩面印相同的凸起花紋,中心一朵蓮花內(nèi)飾有太極圖式花紋,勾畫出“始于天然、載于天道”的審美意境。
在元代織錦《百鳥朝鳳圖卷》前,眾多參觀者流連忘返。這件織錦是用多色絲線、金線和孔雀羽線織造而成,配色華麗,織造技術(shù)高超,是元代織錦的代表作。圖像以鳳鳥為主體,其他鳥類、花卉呈散點式分布,花鳥造型生動美麗。百鳥朝鳳源于中國古代傳說故事,鳳鳥本是一只普通的鳥,用自己采摘積攢的果實拯救了瀕臨餓死的其他鳥類。這些鳥為報恩,各獻出一根最美的羽毛給鳳鳥,于是鳳鳥成為最漂亮的鳥中之首。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和諧共生、團結(jié)互助的理念。
《文姬歸漢圖卷》為金代張瑀所作,描繪了東漢末年蔡文姬從匈奴駐地返回中原途中的情景。畫卷前端一漢人騎老馬引路,肩扛圓月旗,躬背縮首,迎風(fēng)沙而行,側(cè)后方有一馬駒緊緊相隨。稍后數(shù)步便是畫卷中心人物蔡文姬,頭戴貂冠,身著華麗胡裝,腳蹬皮靴,騎在馬上,手扶鞍橋,雙目凝視前方。文姬身后有多名侍從和馬夫,形態(tài)、動作各不相同。此圖表現(xiàn)了絲綢之路上發(fā)生的歷史故事,反映了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交流交往。
在“協(xié)和萬邦”部分,東羅馬鎏金銀盤、北周鎏金人物故事紋銀壺、唐代長沙窯青釉貼花舞蹈人物瓷壺等精美文物,訴說著中華文明與域外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東羅馬鎏金銀盤為甘肅省靖遠縣北灘出土,銀盤表面曾有鎏金,現(xiàn)已大部分脫落。盤內(nèi)滿飾浮雕花紋。紋飾分為3個區(qū)域:外圈飾16組相互勾連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小鳥等動物;中間一圈浮雕呈環(huán)帶狀,內(nèi)列12個人頭像,每個頭像左側(cè)各有一只動物;盤中央為微微凸起的圓域,圖案為一倚坐于猛獸背部的青年男性,猛獸圓足內(nèi)底有點狀銘文一行。學(xué)者認為,盤心圖案中的男子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葡萄酒之神狄奧尼素斯,盤上所刻文字為大夏文。此銀盤是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重要羅馬文物,其制作年代大約相當于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東羅馬帝國前期與中國保持友好往來,據(jù)《魏書》記載,東羅馬帝國曾3次派使團訪問北魏。這只銀盤也許是東羅馬使者遺留在黃河古渡的貢品,也可能是西方商人帶來貿(mào)易的物品。
手段多樣 增強互動體驗
此次展覽運用多媒體和數(shù)字化技術(shù),生動展示文物的豐富內(nèi)涵,帶給觀眾良好的互動體驗。
一只駱駝昂首嘶鳴,雙峰間馱著沉重的皮囊。騎駱駝的人深目高鼻,頭戴圓氈帽,手中拿著餅,一邊趕路一邊吃著。在胡人吃餅騎駝俑展柜旁,有一臺電子觸屏設(shè)備,可以查看這件文物的細節(jié)、出土過程以及歷史背景?!疤召干砩系倪@種餅,原來叫‘馕’,傳入中國后一度被稱為‘胡餅’,很受中原百姓的歡迎?!币幻麉⒂^者看著互動屏上的信息,給身旁的孩子介紹。
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卷》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欣賞。這幅11.7米的長卷全部展開,氣勢磅礴。展柜上方的電子屏展示了這幅作品的放大圖像,讓觀眾能夠看清每個字的創(chuàng)作細節(jié)。
與《千字文》一樣全部展開的還有長達12米的《姑蘇繁華圖卷》。這幅畫作為清乾隆年間宮廷畫家徐揚繪制。圖卷上方也有一塊電子屏,以動畫形式展示了圖中的重點場景。游船在河上來回穿梭,街巷間人頭攢動,生動再現(xiàn)了清代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的繁華。
“元四家”之一王蒙的《太白山圖卷》描繪了浙江鄞縣太白山及周邊景致。全卷用筆繁密,以朱砂、花青點染,技法高超,別具一格。在一個AR體驗空間里,觀眾可以體驗畫中太白山的四季輪回,變幻的美景配以悠揚的傳統(tǒng)樂曲,讓人感悟“天人合一”之美。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zé)。
原標題:遼博最大規(guī)模特展登場(引題)珍品文物闡釋“和合中國”(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劉洪超?中國“和合”文化源遠流長,體現(xiàn)了中華民
2022-10-25 08:33
原標題:廈門:巷口有舞臺街角來“競藝”光明日報記者馬躍華金秋時節(jié),徐徐晚風(fēng)帶來絲絲涼意。家住廈門湖里區(qū)的陳瓊,晚上七點準時下樓,去欣
2022-10-25 08:33
原標題:《藝術(shù)的想象(中文+藝術(shù))》系列視頻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新模式中新網(wǎng)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應(yīng)妮)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中央美術(shù)學(xué)
2022-10-25 08:42
原標題:江西景德鎮(zhèn)展出300余件元青花修復(fù)器及瓷片中新網(wǎng)江西景德鎮(zhèn)10月24日電(李韻涵劉力鑫)24日,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xué)元青花博物館正式開館,30
2022-10-25 08:25
原標題:云南河泊所遺址發(fā)掘負責(zé)人蔣志龍:(引題)滇池水面之下還有遺跡(主題)封面新聞記者閆雯雯受訪者供圖司馬遷的《史記》中,曾經(jīng)記錄
2022-10-25 07:44
原標題:《底線》中成功塑造立案庭庭長法助“王姐”(引題)王一楠:配角也出挑(主題)北京晚報記者李夏至在最近收官的法治題材劇《底線》里
2022-10-25 07:31
原標題:第七個“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明晚奏響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2022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將于10月25日至27日晚在北京京演·民族文化
2022-10-25 07:43
原標題:曹禺名作《北京人》十年后回歸主演:“掏心窩演戲就對了”封面新聞記者粟裕“這部戲所有的感覺都要內(nèi)收,演繹都要回到內(nèi)心。我們不只
2022-10-24 16:45
原標題:話劇《威廉與我》看盡莎士比亞的一生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素芹)10月25日、26日,好評如潮的現(xiàn)象級口碑力作、話劇《威廉與我》將
2022-10-24 15:46
原標題:中國航天事業(yè)激發(fā)航天科普閱讀熱(引題)書海里探索星辰大海(主題)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波近年,中國航天在諸多領(lǐng)域?qū)崿F(xiàn)重大突
2022-10-24 15:39
原標題:電視劇《我們這十年》還原《唐宮夜宴》創(chuàng)作過程(引題)講述“唐宮小姐姐”們的感人幕后故事(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借助電視和網(wǎng)絡(luò)
2022-10-24 15:26
原標題:林永健、賀鵬、高瀚宇等主演(引題)《第五名發(fā)家》聚焦鄉(xiāng)村振興(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日前,現(xiàn)實主義鄉(xiāng)村振興題材作品《第
2022-10-24 15:35
原標題:蘭州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開發(fā)布藝文創(chuàng)傳播本土文化□羅赟鵬記者張隴堂可愛的萌寵玩偶、富有文化氣息的絲巾抱枕、設(shè)計時尚的手提包……走
2022-10-24 15:25
原標題:北京:將非遺呈現(xiàn)給世界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電(記者羅蘭)北京東城區(qū)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q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豐富
2022-10-24 09:39
原標題:任素汐回歸“故鄉(xiāng)”重逢依舊別來無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由麥特文化出品、制作,彭晨執(zhí)導(dǎo),姚長寧、王昱、萬美俊編劇的都市話題劇《
2022-10-24 09:35
原標題:改編自“涼山黑鷹”少年籃球隊真實故事原型人物出演電影《黑鷹少年》上線(引題)籃球是黑鷹少年的氧氣(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韓世
2022-10-24 09:48
原標題:豐子愷譯文手稿首次出版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由豐子愷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豐羽授權(quán)、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豐子愷譯文手稿》三卷本日
2022-10-24 09:45
原標題:在中小學(xué)戲曲社團,有一支懂戲曲、愛戲曲、擅教學(xué)的教師隊伍──(引題)傳播國粹以“戲”育人(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劉莉莉文并
2022-10-24 09:36
原標題:《亦夢亦真》(引題)“無人車”登臺“創(chuàng)業(yè)者”圓夢(主題)近兩年,凡是到過北京亦莊的人,都會被大街上行駛的無人駕駛車所吸引。出
2022-10-24 08:40
原標題:接連主演“一白一黑”,女高音歌唱家王娜感言——(引題)經(jīng)典民族歌劇永遠值得挖掘(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北風(fēng)那個吹,雪花那個
2022-10-24 08:24
原標題:《北京人》:“靜止”中涌動著生命的思辨李俐三個半小時的劇,大面積傾斜式的舞臺,無數(shù)次的停頓或定格……北京人藝的話劇《北京人》
2022-10-24 08:24
原標題:創(chuàng)作是撥動心中的琴弦(新語·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王寶社?主旋律作品弘揚生活的真善美,是時代強音,更是大眾不可或缺的“精神維生
2022-10-24 08:35
原標題:“非遺”融入新時尚廣西神秘毛南族“族寶”走出國門中新網(wǎng)河池10月23日電?秋日暖陽,透過窗戶照進工作室,譚素娟和女兒覃敏正抓緊完
2022-10-24 07:38
原標題:姚晨,從郭芙蓉到搖滾“狂花”姚晨沉寂很久了,她像很多女演員那樣,進入了年齡尷尬期,演年輕人扮嫩,演媽媽不甘心。近期《搖滾狂花
2022-10-24 07:43
原標題:微短劇江湖齊魯晚報記者劉雨涵 微短劇開始形成了自己的生態(tài)圈,漸成江湖。這類劇集單集短則兩三分鐘,長則不會超過15分鐘,是在短
2022-10-23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