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從標題上看,討論主要人物。
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呢?1看人物著墨的多少2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3看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種帶著一個主問題進行閱讀的方式叫做尋讀,尋找發(fā)現,大家開始閱讀,發(fā)現后做好記錄,然后分組活動。并確定發(fā)言人。
(資料圖片)
學生尋讀課文。開始思考批注。
教師歸納小結。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則是菲利普夫婦。
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信息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尋讀課文,整理相關信息。
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并在他們一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我們帶著第一個問題閱讀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小說的線索,這就是尋讀的效果。
理讀,體會精妙構思
剛才我們一起弄清楚了小說的線索,下面請大家據此梳理本文的情節(jié),對課文進行梳理式閱讀,就是理讀。并通過理讀情節(jié),各提練一個字概括情節(jié)內容:
從課文順序上看:[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從小說情節(jié)上看:[趕]于勒——[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三:作家為什么作這樣的安排情節(jié):①為什么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②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這樣設計:于勒來過幾次信,再以寫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嗎?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一人發(fā)言,其它同學可作補充。討論明確:①巧設懸念,開頭反復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構成情節(jié)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具有一種較強的諷刺意味。
四: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品讀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著眼”,“趕緊”,“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低聲”等詞語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2、學生讀句品析,評說人物形象。
3、教師小結:通過品析,我們看到了一個唯利是圖,虛偽,自私冷酷的形象,他們以貧富為兄弟相認的原則,在他們眼中,情不如錢!
初中語文教材中,小說教學,因其內容的豐富、情節(jié)的曲折、形象的多異、主題的潛蘊性等特點而呈現教學的多樣性。我是如下進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
一:從標題上看,討論主要人物。
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呢?1看人物著墨的多少2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3看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種帶著一個主問題進行閱讀的方式叫做尋讀,尋找發(fā)現,大家開始閱讀,發(fā)現后做好記錄,然后分組活動。并確定發(fā)言人。
學生尋讀課文。開始思考批注。
教師歸納小結。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則是菲利普夫婦。
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信息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尋讀課文,整理相關信息。
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并在他們一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我們帶著第一個問題閱讀解決了另外一個問題——小說的線索,這就是尋讀的效果。
理讀,體會精妙構思
剛才我們一起弄清楚了小說的線索,下面請大家據此梳理本文的情節(jié),對課文進行梳理式閱讀,就是理讀。并通過理讀情節(jié),各提練一個字概括情節(jié)內容:
從課文順序上看:[盼]于勒——[趕]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從小說情節(jié)上看:[趕]于勒——[盼]于勒——[贊]于勒——[罵]于勒——[躲]于勒
三:作家為什么作這樣的安排情節(jié):①為什么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②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這樣設計:于勒來過幾次信,再以寫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嗎?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一人發(fā)言,其它同學可作補充。討論明確:①巧設懸念,開頭反復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構成情節(jié)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具有一種較強的諷刺意味。
四: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品讀示范:第25段,品析“不安”,“瞪著眼”,“趕緊”,“十分蒼白”,“兩只眼也跟尋常不一樣”,“低聲”等詞語對表現人物的作用。
2、學生讀句品析,評說人物形象。
3、教師小結:通過品析,我們看到了一個唯利是圖,虛偽,自私冷酷的形象,他們以貧富為兄弟相認的原則,在他們眼中,情不如錢!
4月2日,我在某校講授了一節(jié)縣級公開課,下面是我的備課過程、課堂實錄與課后反思
一、備課過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過申請,說課比賽(讀書是我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我的說課較其他教師可能多少多了點新意,這恰恰助長了我的驕傲,潛意識中我形成了講課也是表現自己的錯誤認識,這可以說是此次賽課不理想的伏筆。另外說課時我的聲音較低,像是在自言自語。這個缺點,八年級四班的同學們也在課前給了我善意的提示,真應該謝謝他們。)我成為我們學校二位參賽選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賽課題《我的叔叔于勒》,然后開始讀書。
3月29日(星期三),我開始讀手頭上能搜集到的有關《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資料(這些資料有孫紹振老師,有李鎮(zhèn)西老師的,有余映潮老師的,還有各種學科雜志上的,以及教學參考書) 整整一天,還沒有讀完。(其實,我這是在浪費時間,說課需要搜集資料,而講課則需要了解學生,資訊有實踐經驗的同行。不知不覺中,這又強化了我的錯誤!當時,我最應該做的是把文本讀上幾遍,并初步確定課時目標,而且這一切應在半天內完成。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可以去闖;別人做過的事情,我則應該去學,因為只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晚上10點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兩節(jié)課。直到下午第一節(jié)課,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導學案。第二節(jié)課時,我還在讀“專家”。第三節(jié),我在十四班試講,因為是試講,自己的心理上就放松了許多,也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學生僅在中午自己讀了讀課本;導學案是在課前發(fā)給學生的。講課過程中,學生對“菲利普夫婦”的評價大多延著“貪婪、自私、冷酷、勢利”,也就是“錢”的角度去評價。在課上我對學生的結論感到好笑,卻好沒有仔細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這種現象存在的價值,反而覺得學生“被金錢所迷惑”,我暗暗嘲笑他們的“愚”。(此時,我研究的不應該是學生為什么有這些“鄙陋”的想法,更不應該“嘲笑他們的“愚”,而應該分析“怎樣在學生認知的基礎,通過語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們的認知有所提高”。至于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從我們國家價值導向(人本)和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來看,這個方向,應該是人性方面?!叭诵浴笔莻€很好的解讀文本的角度,當我們用人性的標尺去衡量分析文學作品時,我會覺得很舒服。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東西。)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機會,繼續(xù)滑向悲劇的深淵。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專家”的解讀。
4月1日(星期四)上午,我的導學案終于出爐,但沒有很好的去做它的預設,直到我正式上課時,導學案很是一片空白?,F在想來真是后怕。
早晨,值班時聽過課的數學老師說,“上課的學校有多媒體”,下午,我開始做課件,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4月2日早晨5:30。(用課件上課是另一種思維,我用了如此多的時間來做課件,其實是在重構自己的上課思路,這又使我離“好課”的目標越來越遠。)
4月2日,上午7:35我到了高青四中(有點晚,他們7:20上早讀)。上課前,我問同學們有什么建議,“老師,聲音再高一些,我采納了?!钡谝还?jié)課,我在八三教室,繼續(xù)備課,繼續(xù)從自己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此時,我應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可惜,我沒有那樣做。(此時,我尚有改正自己的時間與機會。)
這時,岳老師正在上課,課題與我的課題一樣。我為什么不去聽聽她的課呢?她的課一向是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且教師有激情,學生活躍。如果聽一聽她的課,我也許會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一些改變。這是我失去的又一次寶貴的機會,非常可惜!
二、教學思路
我的思路是從于勒的稱呼入手,引出信,由信的真假,去分析“菲利普夫婦”為什么知道信是假的卻又不敢不愿承認的心理;接下來,再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重點在“衣冠整齊”與“鄭重其事”以及“高貴與拮據”的矛盾,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認識的目的;最后,指出“菲利普夫婦”一家的夢想都是建立在于勒給他的那封虛無縹緲的信上。從而得出他們的可悲、可憐與可理解。
三、教學過程與反思
課堂的開始與我設計的基本吻合,學生只是在分析信的真假時,有些不得要點,但總算進展順利了。接下來,按照設計,我們應該分析人物的性格,當然是“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然而,學生的回答卻使我亂了方寸,因為他們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這時我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xù)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二是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隨機應變。(這是整節(jié)課的分水嶺)潛意識中,我選擇了前者,至此,我失去了最后一次改正的機會。我為什么會選擇前者呢?當時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我的課,來闡釋孫紹振的“錯位說”?,F在想來,我做了一件極其錯誤的選擇,雖然這個選擇,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我為什么沒有意識到呢?歸根結底是我對一節(jié)課的標準是什么還不清楚。現在,我把這個結論寫出來: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應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有所收獲,而且這種期望不能太高,只比學生的認知提高一點點就可以了。這種提高包括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情感方面的,一節(jié)課只抓住一點就夠了。比如,這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在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方面,讓他們明白,拮據的“菲利普夫婦”追求金錢是一種非常條件下的正常要求罷了。而我的目標卻定位在“學習一種分析小說的方法-----錯位”,這個目標是大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是中學生學習本文的目標。目標定位的錯位是自己對課堂本性認識的不到位,以及自己平時眼中沒有學生、沒有養(yǎng)成關注學生的習慣有直接的關聯。
現在,我不得不重新樹立自己對好課的標準,那就讓學生在你所主導/掌控的40分鐘內,能感到生命的快樂,沒有白白的浪費生命中的這40分鐘。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應該是學生的“仆人”,我應該為他們服務,而不是視學生為我才情展示的道具。這個認識比是不是有語文味還具有根本性。一位教師當明白了這一點時,他才能有資格上出有學科特色的語文課。我認為自己的課有語文味,但誰是課堂的主人,一節(jié)課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卻不明白,或者說,是假明白,表面明白,實際卻不想做,進而不會做。如果,我因勢利導,當學生的見解與我的預設大相庭徑的時候,我順著學生的認識,稍稍點撥,加入我的介入,然后再有所提高,那將是一堂好課。我有上好課的能力,卻沒有上好課所必需的人本意識。結果是,我上了一節(jié)文本解讀最透徹的和教學設計最差的語文課。
由此,來反觀一位教師的任何一節(jié)課,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一次折射:做事情目標純一些。我是一名教師,教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有點收獲;(有點收獲是經濟的,是可能達到的;有所收獲是籠統(tǒng)的,是不經過思考的,是不知道教學目標的,是貪婪的)。作為一名班主任,目標就是給學生一個安全的保障,一個好的品德;做為一名學校的中層干部,做事的目標就按時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做為一個人,目標就應該人性一些,并最大限度的人性一些。
無論那一個角色,角色的本身就是目的!
《黃鶴樓送別》一課采用了“文包詩”的形式,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yǎng)學生聯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教學設計時,我準備緊扣“離別”這個主題,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去感受詩句之中美麗的情景,去體會故事中人物的真實情感,從而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情,繼而帶領學生學習文包詩的文章是如何將文與詩巧妙地聯系在一起的,從而提高對文包詩類似文章的欣賞與學習。
一 感受景美
年輕的李白在黃鶴樓為大詩人孟浩然餞行。“暮春三月,江邊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边@樣優(yōu)美的景色,年輕的李白僅僅用了“煙花三月”這簡單地四字就將這暮春三月之景描繪的淋漓盡致。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這樣的美,具體做法是:先讓學生讀,再聯系自己曾經觀察過的暮春三月的景色進行“入境”,最后通過圖片的觀察,進一步深化景色,把這種優(yōu)美的景色更加深入人心,感受到“煙花三月”。
二 體會情真
李白和孟浩然兩人應該是個性情中人,尊敬朋友,對朋友的友誼是很看重的,這從我們的資料搜集中很容易看的出來。在課前就讓學生搜集資料,這是學生客觀地認識到:李白和孟浩然兩個人相差12歲,在李白認識孟浩然時,孟浩然就已經是有名的大詩人了。這奠定了李白對孟浩然亦師亦友的情感基礎。并且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喜歡游山玩水;而孟浩然雖不是浪漫主義詩人,但他卻是一位田園風光的寫作詩人,故而也喜歡游歷山水之間,所以二人可謂是志同道合。因此當李白與孟浩然在黃鶴樓再一次相遇而有要面對分別時,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故李白在詩中寫到“故人西辭黃鶴樓”,交代的緣由,以及“下揚州”這個遙遠的目的地,字字隱含著李白的不舍之情。
同時“煙花三月”的美景在此時僅僅只是景,絲毫引不起兩位熱愛自然景色的詩人的欣賞興趣。這也是從側面烘托了不舍。“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贝藭r的景色在李白眼里形同虛設,他關心的以及眼中僅僅只是那一艘載有有人的小小帆船,從“依然佇立”“凝視”這些詞體會不舍。這讓學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許,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會對朋友相處之道有所感悟吧。
因此,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以多種形式的科學的教案和課件為參考,在請教年長教師的各方面意見上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以及課件的完善。本節(jié)課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運用激勵性評價手段調動學生朗讀、想象、領悟語言文字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并且這節(jié)課中,我就巧妙地利用了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動的情景。一開始,我就用語言展示了美麗的畫面,在暮春三月,繁花似錦的長江邊,一隊友人在舉杯話別,再加上學生的生活實際,一下子就把學生引如到課文的情景中去。在教學第三段時,我結合學生聲請并茂的朗誦為學生展示了兩人離別時那感人的情景。利用學生的對話形式來感受李白以及孟浩然的心情,并體會話語中的情感。
尤其是帆船隨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那一幕,我設置了動畫,更是吸引了所有學生的眼球。 并以一個佇立在江邊上,李白心里向什么的拓展來進一步感受主人公李白的心情。 課內外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熱愛這篇課文是一篇文包詩,另一目的也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熱愛之情。在課文結尾處,我讓學生去搜集其他一些文包詩的文章,讓學生進一步學會學習類似文章,既加深了古詩詞的影響,又能積累詩歌,多媒體讓我們的教學受益匪淺。
最后,在我的這節(jié)公開課后的語文研討過程中,我發(fā)現先了自己的不足之處:
首先,對于學生的朗讀這一方面的引導,我缺少一定的教學經驗。比如:我僅僅是讓學生去讀,以自己的語言告知學生這段話包含什么樣的情感并試著去獨處這種情感,所以學生僅僅也只是讀,根本沒有在心中形成某種我所說的情感。因此,在這一方面的教學,我更應該去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或者去聯系某些已經學過或有感受的文章,去領悟體會出本文中的不舍與敬仰的情感,從而達到朗讀的良好效果。
接下來就是我的教學過程了。在教學過程中,我多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始了我的教學,所以在聽課時會顯得我的話比較多,而學生僅僅是圍繞我的問找答案,失去了自主學習與探究的實踐機會。所以,在研討中的話題式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讓我想到既然是新課標教學方式,話題式學習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要求,并且教師在此過程中會更加輕松,充分發(fā)揮著引導學生學習的指路人。
最后,我的總結性的話語沒有將本節(jié)課很好的與語文的課外聯系上。語文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學科。課文僅僅只是一個范例,是讓教師去教學生學會類似文章的一種閱讀、學習、體會情感的橋梁。所以在這個教學上我沒有很好的將“文包詩”這種形式的文章的學習以及體會情感的方式總結性的講述清楚,所以我想大多數學生下次遇到類似文章也很容易失分,把握不住情感。
綜上,在我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會吸取教訓,將所學到的教學經驗慢慢地轉化成為自己的,融入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更好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
學校賽課,我選擇《光世界巡行》這節(jié)課,本節(jié)是初中物理“光現象”的第一節(jié),對學生認識物理,激發(fā)物理學習的興趣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設計好本節(jié)課內容,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我覺得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在于: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生認識事物,處在從感性認識為主,逐漸向理性過渡的階段。本節(jié)課開始,我通過神奇的泰山日出、靜謐的三潭印、神奇的海市蜃樓、旖旎的湖光山色、絢麗的節(jié)日燈展、繽紛美麗的禮花、神秘閃爍的太空、神秘的蓬萊仙洞、美麗的都市夜景等圖片給學生一場視覺盛宴,一幅幅美麗的圖片讓學生驚嘆世界的美麗,讓學生感嘆光的神奇,進而引入課題。使學生對光充滿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
本節(jié)課新課引入,通過圖片給學生感性認識,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內容設計上,我在了解光的用途的基礎 上,向學生提問:光既然這么重要,那么對于光,你想知道什么?因為學生在第二章聲音與環(huán)境章節(jié)學習中,了解聲音從聲音怎樣產生的、聲音如何傳播的、聲音的傳播有多快三個方面出發(fā)了解的,因此這里學生不難提出問題:光來自何處?光怎樣傳播?光傳播有多快?在光源概念引入時,我通過課件模擬漆黑的房間,問為什么看不見物體,學生回答沒有光,我順勢引入學生的問題“光來自何處”。接下來就是學生討論光的來源。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jié)課中,我一直在引導著學生如何去認識光,或者說引導學生在光世界里巡行的方向,而主體是學生。我引導學生想了解光的什么知識,學生自己提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三個方面內容:光來自何處?光怎樣傳播?光傳播有多快?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三個問題分別提出猜想。特別在本節(jié)課重點知識光怎樣傳播教學中,先讓學生看圖猜想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然后給學生實驗器材,讓學生用所給器材驗證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進而得出結論。
本節(jié)課也由不足之處,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本節(jié)課后面有光的色散,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安排本部分內容。安排學生實驗時,之前我用的是蚊香,但課前我多次實驗發(fā)現,效果不好,原因在于現在的蚊香都是無煙蚊香,而我所需要的正是蚊香點燃后的煙。學生實驗驗證了光在空氣、水、玻璃中傳播,但現實條件限制無法完成光在真空中傳播的情況,通過作業(yè)發(fā)現,部分學生產生了誤解,認為光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使課堂很明確的讓學生比較光和聲音的不同點。
《家》是《北師大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語言凝練,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貼近兒童的生活,很受兒童的喜愛。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們應把握兒童詩的特點,并以讀貫穿始終,注重學生個性的感知、聯想、體驗等心理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此發(fā)展學生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讓他們的心靈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通過此次學校的教學活動月點菜課的活動,從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實施兩方面來看,《家》一文的教學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 教學過程中體現了低段閱讀教學中對“隨文識字”的關注,以及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訓練的研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著力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充分關注學生生命發(fā)展,弘揚每個學生的個性,在讀中激趣,在演中理解,在合作中交流,在模擬表演中提高,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fā)興趣,授之以漁
在課文導入階段,我是這樣設計的:
以圖畫導入,激發(fā)興趣(課前在黑板上簡筆畫出詩歌意境)
1.老師帶來了一些朋友,想認識他們嗎? 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及詞卡,引導識字讀詞。(“鳥”注意別忘了其中的點,“魚兒、種子”注意輕聲。)
2.這些小家伙很調皮,偷偷跑出來玩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它們找到家嗎?學生上前貼畫。
3.學生看圖用句式“(什么)是(誰)的家”說一說。(出示句卡,學生練說時相應出示藍天、樹林、小河、泥土)
隨語境重點識字“樹林”(有很多樹木,所以都有個“木”字旁)
“小河”(小河里流淌著水,和水有關,所以有“氵”)
4. 師小結:說得真好,其實,把你們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詩。(出示課題)
教學剛開始,首先出示白云、小鳥、魚兒、種子圖讓學生認一認。一方面激發(fā)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以圖為憑借認識相應的四個詞,為識字創(chuàng)設具體的語境,有別于枯燥、簡單的生硬識字。為小伙伴找家,學生會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貼圖,并以此為契機運用句式“( )是( )的家”練習說話。學生在饒有興趣中完成了從識字、認詞到說句,既遵循了認知規(guī)律,又讓學生學得主動。
二、體驗閱讀,讀中見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贊可夫也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讓學生自由選讀便是“觸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教學《家》一課,結合詩歌短小精悍這一特點,我讓學生充分自由地朗讀。在讀中一遍遍與生字詞打交道,掃清了識字障礙,同時,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學生這時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fā),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像,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悟時稍作點撥,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其對語言有細膩地感悟。結合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腦海中浮想與詞語相關的清晰具體的形象“藍天萬里,白云朵朵;樹林里小鳥在歡唱;清清的河水中,魚兒自由自在地游;嫩綠的芽破土而出,迎著和風微笑……”
4月2日,我在某校講授了一節(jié)縣級公開課,下面是我的備課過程、課堂實錄與課后反思
一、備課過程
3月28日(星期一)下午,通過申請,說課比賽(讀書是我的一種生活習慣,因此我的說課較其他教師可能多少多了點新意,這恰恰助長了我的驕傲,潛意識中我形成了講課也是表現自己的錯誤認識,這可以說是此次賽課不理想的伏筆。另外說課時我的聲音較低,像是在自言自語。這個缺點,八年級四班的同學們也在課前給了我善意的提示,真應該謝謝他們。)我成為我們學校二位參賽選手之一。晚上,我知道了比賽課題《我的叔叔于勒》,然后開始讀書。
3月29日(星期三),我開始讀手頭上能搜集到的有關《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所有資料(這些資料有孫紹振老師,有李鎮(zhèn)西老師的,有余映潮老師的,還有各種學科雜志上的,以及教學參考書) 整整一天,還沒有讀完。(其實,我這是在浪費時間,說課需要搜集資料,而講課則需要了解學生,資訊有實踐經驗的同行。不知不覺中,這又強化了我的錯誤!當時,我最應該做的是把文本讀上幾遍,并初步確定課時目標,而且這一切應在半天內完成。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我可以去闖;別人做過的事情,我則應該去學,因為只有謙虛才能使人進步!)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晚上10點多。
3月30日(星期四)上午,我有兩節(jié)課。直到下午第一節(jié)課,我才初步制定出第一份導學案。第二節(jié)課時,我還在讀“專家”。第三節(jié),我在十四班試講,因為是試講,自己的心理上就放松了許多,也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學生僅在中午自己讀了讀課本;導學案是在課前發(fā)給學生的。講課過程中,學生對“菲利普夫婦”的評價大多延著“貪婪、自私、冷酷、勢利”,也就是“錢”的角度去評價。在課上我對學生的結論感到好笑,卻好沒有仔細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以及這種現象存在的價值,反而覺得學生“被金錢所迷惑”,我暗暗嘲笑他們的“愚”。(此時,我研究的不應該是學生為什么有這些“鄙陋”的想法,更不應該“嘲笑他們的“愚”,而應該分析“怎樣在學生認知的基礎,通過語文味的分析,加上我的介入主,使他們的認知有所提高”。至于提高的方向,可能有很多,但從我們國家價值導向(人本)和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來看,這個方向,應該是人性方面?!叭诵浴笔莻€很好的解讀文本的角度,當我們用人性的標尺去衡量分析文學作品時,我會覺得很舒服。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探索那些生命中本性的東西。)這使我又一次失去了修正航向的機會,繼續(xù)滑向悲劇的深淵。
晚上,我睡得更晚,可惜的是我仍然在研究“專家”的解讀。
4月1日(星期四)上午,我的導學案終于出爐,但沒有很好的去做它的預設,直到我正式上課時,導學案很是一片空白。現在想來真是后怕。
早晨,值班時聽過課的數學老師說,“上課的學校有多媒體”,下午,我開始做課件,這個過程一直持續(xù)到4月2日早晨5:30。(用課件上課是另一種思維,我用了如此多的時間來做課件,其實是在重構自己的上課思路,這又使我離“好課”的目標越來越遠。)
4月2日,上午7:35我到了高青四中(有點晚,他們7:20上早讀)。上課前,我問同學們有什么建議,“老師,聲音再高一些,我采納了?!钡谝还?jié)課,我在八三教室,繼續(xù)備課,繼續(xù)從自己的角度去設計課堂,此時,我應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思考課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可惜,我沒有那樣做。(此時,我尚有改正自己的時間與機會。)
這時,岳老師正在上課,課題與我的課題一樣。我為什么不去聽聽她的課呢?她的課一向是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且教師有激情,學生活躍。如果聽一聽她的課,我也許會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一些改變。這是我失去的又一次寶貴的機會,非??上?
二、教學思路
我的思路是從于勒的稱呼入手,引出信,由信的真假,去分析“菲利普夫婦”為什么知道信是假的卻又不敢不愿承認的心理;接下來,再分析“菲利普夫婦”的性格,重點在“衣冠整齊”與“鄭重其事”以及“高貴與拮據”的矛盾,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認識的目的;最后,指出“菲利普夫婦”一家的夢想都是建立在于勒給他的那封虛無縹緲的信上。從而得出他們的可悲、可憐與可理解。
三、教學過程與反思
課堂的開始與我設計的基本吻合,學生只是在分析信的真假時,有些不得要點,但總算進展順利了。接下來,按照設計,我們應該分析人物的性格,當然是“菲利普夫婦”的性格。然而,學生的回答卻使我亂了方寸,因為他們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這時我有兩種選擇,一是繼續(xù)按我的思路走下去;二是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隨機應變。(這是整節(jié)課的分水嶺)潛意識中,我選擇了前者,至此,我失去了最后一次改正的機會。我為什么會選擇前者呢?當時我的腦海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我的課,來闡釋孫紹振的“錯位說”。現在想來,我做了一件極其錯誤的選擇,雖然這個選擇,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我為什么沒有意識到呢?歸根結底是我對一節(jié)課的標準是什么還不清楚?,F在,我把這個結論寫出來:一節(jié)好課的標準,應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有所收獲,而且這種期望不能太高,只比學生的認知提高一點點就可以了。這種提高包括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或情感方面的,一節(jié)課只抓住一點就夠了。比如,這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在提高學生的情感認識方面,讓他們明白,拮據的“菲利普夫婦”追求金錢是一種非常條件下的正常要求罷了。而我的目標卻定位在“學習一種分析小說的方法-----錯位”,這個目標是大學生學習的目標,不是中學生學習本文的目標。目標定位的錯位是自己對課堂本性認識的不到位,以及自己平時眼中沒有學生、沒有養(yǎng)成關注學生的習慣有直接的關聯。
現在,我不得不重新樹立自己對好課的標準,那就讓學生在你所主導/掌控的40分鐘內,能感到生命的快樂,沒有白白的浪費生命中的這40分鐘。在這個認識的基礎上,我應該是學生的“仆人”,我應該為他們服務,而不是視學生為我才情展示的道具。這個認識比是不是有語文味還具有根本性。一位教師當明白了這一點時,他才能有資格上出有學科特色的語文課。我認為自己的課有語文味,但誰是課堂的主人,一節(jié)課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卻不明白,或者說,是假明白,表面明白,實際卻不想做,進而不會做。如果,我因勢利導,當學生的見解與我的預設大相庭徑的時候,我順著學生的認識,稍稍點撥,加入我的介入,然后再有所提高,那將是一堂好課。我有上好課的能力,卻沒有上好課所必需的人本意識。結果是,我上了一節(jié)文本解讀最透徹的和教學設計最差的語文課。
由此,來反觀一位教師的任何一節(jié)課,都是他人生智慧的一次折射:做事情目標純一些。我是一名教師,教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有點收獲;(有點收獲是經濟的,是可能達到的;有所收獲是籠統(tǒng)的,是不經過思考的,是不知道教學目標的,是貪婪的)。作為一名班主任,目標就是給學生一個安全的保障,一個好的品德;做為一名學校的中層干部,做事的目標就按時創(chuàng)造性的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做為一個人,目標就應該人性一些,并最大限度的人性一些。
無論那一個角色,角色的本身就是目的!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jié)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fā)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yǎng)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原標題:鄉(xiāng)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實。農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xiāng),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jié)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作品廣議】原標題:重新認識“熊樣”肖承森漫畫,是觀察和洞悉人性的藝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漫畫作者經常把各種動物請到自己的作品中,熊
2022-12-17 18: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
鄉(xiāng)村工匠原標題:“一見鐘琴”守匠心從2008年白玉昆選擇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yè),到如今成為內蒙古興安盟內首屈一指的民族手工藝非遺傳承
2022-12-17 05:48
原標題:澳門舉辦大型會展呈獻五個“美食之都”魅力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之味巡禮——五都薈萃”16日晚在澳門金光大
2022-12-17 05:48
原標題:“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jié)文化展”在澳門開展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jié)文化展”16日
2022-12-17 05:50
實證西域為中國固有領土之⑤原標題:古稱高昌的吐魯番,為什么被贊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吐魯番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標題:《卿卿日?!防?,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xiāng)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xiāng),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藝術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tǒng)
2022-12-12 14:43
原標題:《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詩經》所載樂歌,本為兩周禮儀的用樂與歌舞的歌詞,要對其詩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2022-12-12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