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資料圖片)
北京中軸線:為《考工記》“理想都城”筑脊鑄魂
文匯報駐京記者 彭丹
英國人類學家約翰·里德在《城市的故事》中說道,羅馬用石頭建造的房屋可以維持幾個世紀,但他們的城市卻延續(xù)不了那么久;中國用木頭和泥土建造的房屋并不耐久,但他們一直存在一個理想的城市模型,并延續(xù)了千年。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堪稱這一理想城市模型的集大成者,從鐘鼓樓至永定門的長達7.8公里的中軸線,則是這座偉大古城的“脊梁和靈魂”。近日,《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推行,中軸線的申遺保護工作邁上了新臺階,依托中軸線的壯美城市將從歷史走向未來。
故宮、天壇、太廟、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許多你能想到的北京地標性建筑,如明珠鑲帶般分布在這條中軸線上,其中有中國等級最高的古建筑瑰寶,還有多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從初現(xiàn)中軸雛形的曹魏鄴北城再到宏偉規(guī)整的隋唐長安城,北京中軸線凝聚了歷代都城的營造智慧,將古人道法宇宙、“象天設都”的理念落實到一磚一瓦;從五四運動時的天安門集會到解放軍從正陽門進駐北平,它見證了諸多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和興衰替變;從佇立數(shù)百年的宮殿樓閣到高聳入云的奧林匹克塔,古老與現(xiàn)代在這條軸線及其延長線上交相輝映,訴說著北京這座城市的過去,也擘畫著它的未來。
早在2011年,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便啟動;2012年,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2017年,“積極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被寫進《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6年-2035年)》;今年1月28日,《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guī)劃》)正式公布實施。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chǎn)中心主任、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呂舟認為,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chǎn)“講述的是一個中華文明的故事,講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講中華文明傳統(tǒng)的審美觀念。這些都在北京中軸線的遺產(chǎn)價值中呈現(xiàn)了出來”。
接下來,讓我們穿行這條梁思成筆下“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由此切入北京城的脈搏,梳理這座城市乃至整個華夏大地的歷史經(jīng)緯。
7.8公里濃縮數(shù)千年建城史
景山,北京中軸線上的制高點,在這里最能感受到中軸線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雄偉氣魄和北京城獨有的壯美秩序。
站在景山之巔的萬春亭向南遠眺,一座座金黃琉璃瓦的紫禁城宮殿在陽光下閃泛著金光,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和蒼翠樹蔭綿延在宮殿兩側(cè);朝北望去,鐘鼓樓矗立在車如流水的地安門外大街上,“前朝后市”“暮鼓晨鐘”的北京老城盡收眼底。
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向南經(jīng)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南至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nóng)壇東西對稱布局于兩側(cè),北京城左右對稱的形制和所有重要建筑的空間分布,幾乎都依托這條中軸線而展開。依據(jù)《規(guī)劃》,這15處建筑及遺存是中軸線遺產(chǎn)構成要素。
北京中軸線承載了“以中為尊”“天人合一”等延續(xù)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觀念,見證了中國城市發(fā)展3000年的歷史脈絡。
“中國古代都城的設計與早期禮制的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遍L期致力于社會史、城市史研究的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揚介紹,都城作為皇權的象征,其城市規(guī)劃是儒家思想在國家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具體實踐,而這方面最經(jīng)典的文獻是《周禮·考工記》。
雖然中國古代從未出現(xiàn)“中軸線”一詞,但從《周禮·考工記》對理想都城“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描述來看,這條中軸線已經(jīng)呼之欲出。有考古學者表示,被譽為“最早的中國”的二里頭遺址即出現(xiàn)了依據(jù)中軸線規(guī)劃的宮室建筑群。
至于城市中軸線的考古實例,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曹魏時期的鄴北城。北魏洛陽城的宮城中軸線與城市中央的主要街道銅駝大街重合,縱貫全城、具有唯一性和重要禮儀性的中軸線規(guī)劃格局正式確立。隋唐時期,對于都城中軸線的規(guī)劃已經(jīng)開始具有一種自覺意識。隋唐長安城從宮城的承天門和皇城的朱雀門向南直通南城墻的明德門,成為貫通皇城和城郭的南北向中軸線,使整個長安成為東西對稱的布局。以朱雀大街為中軸線,東西兩面郭區(qū)的街道和“坊”“市”相互對稱,呈棋盤格式。
“古代許多大型宮廟存在建筑軸線,但由于宮城大多在都城的東部或西部,所以宮城軸線并不在都城的東西居中位置。到了隋唐以后,宮城的中軸線與都城的中軸線才基本重合,這也是王朝權力高度集中的一個標志?!崩顡P說,還有學者考證,西漢以前的都城實際上采用坐西朝東的城市布局,將宮城造在西南部(因為古代禮制以室中西南隅作為尊長居住之處),東漢王莽改制之后,規(guī)定在國都南郊舉行皇帝祭天之禮,使得都城布局改為坐北朝南;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都市布局進而由坐北朝南發(fā)展為東西對稱、南北向的中軸線格局。
隋唐以后,這一時期的統(tǒng)一王朝并沒有真正營建過新都,而是在原有城市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而并沒有足夠的空間將《周禮·考工記》的理想完全付諸實踐,直到金戈鐵馬的蒙古人來到北京,興建起了大都城,逐漸發(fā)展為數(shù)千年來最遵循儒家禮制的理想都城。
不斷鞏固的中軸線
如今去到人流如織的北鑼鼓巷和南鑼鼓巷一帶,你依然能辨別出元代規(guī)整的“魚骨式”胡同格局,這里是元大都胡同肌理保存最完好的地區(qū)之一。
元朝之前,北京本是金朝首都,稱中都城。1215年,金中都為蒙古鐵騎所破,金人修建的豪華宮闕被付之一炬,中都城改稱燕京。
1264年,忽必烈聽從漢臣劉秉忠的建議,決定遷都燕京,在金中都城的東北郊另建新城,命名為大都,以此經(jīng)略中原。
劉秉忠也是大都城的“總設計師”。正因深通儒家經(jīng)典,劉秉忠在奉命規(guī)劃大都城時致力落實《周禮·考工記》里對帝都的理想布局:
首先確立了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中心臺,在臺東約23米處又建中心閣(相當于如今北京城內(nèi)鼓樓附近),由此確立了元大都中軸線的基本走向。皇城被放在鐘、鼓樓的南面,全城南面的中心位置。太廟被安置在皇城東側(cè),符合“左祖右社”中“左”的位置,社稷壇被安置在皇城西側(cè)與太廟對稱的“右”的位置。商市則分布在都城中心鐘、鼓樓一帶,以及各個交通樞紐的大街和城門附近。
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曾表示,元大都是第一個完整意義上貫徹《周禮·考工記》的城市,但它并非機械性地照搬《周禮》,而是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大都城以積水潭(今什剎海)為中心布置城市,環(huán)太液池布置宮殿,先確立全城規(guī)劃基點,再確定宮城、城郭和街道布局……這些規(guī)劃方法在中國都城建造史上屬大膽創(chuàng)新?!坝文撩褡逵小鹚荻印膫鹘y(tǒng),重視水源,所以元大都宮城的西邊就是太液池(包括現(xiàn)在的北海和中海),成為都城景觀的一抹亮色,這就把少數(shù)民族的元素融入都城的建設中了。”李揚說,北京的都城規(guī)劃融合了不同民族元素,也體現(xiàn)了費孝通先生所說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雖然多民族王朝在北京建都,同一性卻是主流。為了強調(diào)政權的正統(tǒng)性,這條肇始于元朝的北京中軸線在明清被一步步拆修、完善、鞏固,見證了皇權與禮制的相互促進。
1421年,明代永樂帝遷都北京,在此之前明朝幾乎拆除了全部元大都的宮殿建筑,調(diào)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修筑了紫禁城。相較元大都,明代北京城整體南移,隨著嘉靖年間修筑外城,北京城開始形成我們今日所熟知的“凸”字形格局,北京中軸線向南延伸到了外城永定門,向北延伸到鐘鼓樓,這一格局延續(xù)至今。
明朝還將太廟、社稷壇安排在了皇城內(nèi)、宮墻前,并在紫禁城的北面修建了壓鎮(zhèn)前朝的“萬歲山”(即景山)。紫禁城準確地布局在中軸線正中間,“皇權至上”“惟我獨尊”的氣勢烘托至高潮。
過去給北大地理歷史系講課時,侯仁之常講起一個故事:明代一位縣太爺被皇帝召見進入皇城,他首先進入大明門,誠惶誠恐走完500余米的千步廊,看到金水橋,視野頓時開闊,縣太爺以為馬上就能見到皇上,誰知進入承天門后還要走180余米到端門,再走380余米到午門。到了午門,視野再次變得開闊,看到內(nèi)金水橋,前面是奉天門,要再走180余米。過了奉天門,縣太爺終于看到奉天殿,走過去就能見到皇上了,但是經(jīng)過前面一長一短、一短一長在中軸線上的行走,縣太爺終于扛不住巨大的精神壓力,癱倒在奉天門。
清定都北京后,迅速接受漢文化,雄心勃勃建立起大一統(tǒng)江山。與大多數(shù)將前朝宮殿推倒重建的王朝不同,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紫禁城,并通過修繕、重建宮殿、壇廟等禮制建筑對中軸線進一步精雕細琢。
“如果說古都西安和洛陽代表的是古典中國的形象,那么歷經(jīng)元明清三代發(fā)展而來的北京城就代表了近世中國的形象?!崩顡P說,自此以后,這種重重城門包裹的方形城市成了域外對中國古代都城的標準想象。
漫長的保護歷程
橫向來看,不少東亞古都(如日本平城京)的中軸線都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使得保留至今的北京中軸線顯得尤為珍貴。傳統(tǒng)文化理念的一脈相承和歷代帝王加強皇權的需要固然是中軸線得以連續(xù)的原因,一代代人的苦心研究與守護也不容忽視。
中軸線上的建筑多為木筑結(jié)構,在刀兵水火前異常脆弱。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之前,“中國古建筑保護第一人”、中國營造學社創(chuàng)始人朱啟鈐深感戰(zhàn)事將近,擔心北京城內(nèi)的古建筑會遭破壞,便組織了一批文保先行者對北京中軸線進行測繪。1941年,朱啟鈐幾經(jīng)輾轉(zhuǎn),委托梁思成的弟子張镈率天津工商學院建筑系學生,就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對南起永定門,北至鐘樓,包括天安門、端門、紫禁城四門、角樓、故宮三大殿、欽安殿和鼓樓等北京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筑,以及太廟和社稷壇兩組古建筑群實施精密測繪。
1945年,就在抗日戰(zhàn)爭迎來勝利曙光之時,這一規(guī)模浩大的測繪工程結(jié)束。測繪班子制成了704幅精細如照片的實測圖紙,成為上世紀40年代中軸線古建筑最完整、翔實的記錄,也為如今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的編制提供了一定的歷史依據(jù)。
提到中軸線的研究與保護,另一個繞不開的名字是梁思成。早在1930年代總結(jié)中國建筑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則和特征時,他就提出了“南北中線”的說法。1951年,梁思成在《人民日報》發(fā)表的《我們偉大的建筑傳統(tǒng)與遺產(chǎn)》一文中盛贊“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軸線……”,北京中軸線概念被明確提出。
“梁思成先生在當時提出中軸線概念是有深意的?!崩顡P介紹,當時新中國成立不久,正在規(guī)劃北京行政中心區(qū)的位置,以梁思成、陳占祥為代表的一些專家認為,應該把北京老城完整保留,把中央行政區(qū)放在其西部,為此極力闡釋中軸線的價值以及它與北京老城血脈相連的關系,以此論證北京乃“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
這一“梁陳方案”當時并未被采納,好在隨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對中軸線考古研究的完善以及國內(nèi)對歷史城市、遺產(chǎn)保護意識的加強,尤其是2011年中軸線申遺啟動之后,保護中軸線與北京老城越來越成為當下的共識。
北京中軸線上的關鍵性遺產(chǎn)在過去幾年受到了前所未有力度的保護。據(jù)北京中軸線遺產(chǎn)保護中心介紹,截至2022年,圍繞北京中軸線已展開鐘鼓樓文物保護、地安門外大街界面整治與織補、景山壽皇殿文物保護與展示、太廟內(nèi)垣歷史環(huán)境整治、正陽門箭樓文物保護等卓有成效的遺產(chǎn)保護與管理工作。2022年10月起施行的《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保護條例》更是為北京中軸線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提供了全面的法治保障。
2023年1月28日公布實施的《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guī)劃(2022—2035年)》進一步為有效保護管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提供方向策略和基礎依據(jù)。依據(jù)規(guī)劃,北京將以“城”的整體保護達成中軸線遺產(chǎn)環(huán)境的保護,進而實現(xiàn)老城整體保護與復興,讓正陽門文物建筑與雨燕和諧共存,使北京中軸線上20條景觀視廊通達有序,留住居民的鄉(xiāng)愁記憶和老城情懷。
屬于每個人的文化遺產(chǎn)
北京龍?zhí)吨泻珗@島上未來美學館正在舉辦《古今頌》北京中軸線文化攝影作品展。借助攝影師的鏡頭,游客們能看到北京中軸線上的百年變遷,甚至那些已不復存在的中軸線上的建筑,觸摸北京城最原始的風貌。
這一攝影展只是北京中軸線愈發(fā)火熱的公眾宣傳活動縮影。路過一些北京的中小學,你會發(fā)現(xiàn)校門前張貼著微型的“中軸線展覽”,去到一些社區(qū)微展廳、書店,你能聽到不少專家的中軸線講座;你還能用手機在什剎海、鐘鼓樓等體驗點開啟一場數(shù)字化的中軸之旅……
呂舟發(fā)現(xiàn),如今談論北京中軸線的普通市民變多了,“就像家里頭有一個祖輩傳下來的東西,過去一直放在那里,誰也不在意?,F(xiàn)在把它拿出來拂去塵土,大家一看,原來我們家還有這么好的東西呢。”他認為,北京中軸線申遺,讓市民有了更多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保護北京中軸線,保護老城,就是在保護一個城市的文化認同。
實際上,中軸線的記憶不僅指向宏大的帝王敘事,也指向平民百姓的煙火日常;如今的中軸線不僅在于凸顯皇帝的權威,更應該平等地屬于城市中的每一位公民。早在民國時期,隨著朱啟鈐主導的北京近代化城市改造,那些原本為平民禁足的皇家苑囿被改造成面向大眾的博物院或公園;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改造的天安門廣場成了人民的廣場,取代了明清紫禁城位居中軸線核心的地位,每天都有無數(shù)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打卡、拍照、觀看升國旗,中軸線上及兩側(c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國家博物館無不展示了中軸線屬于人民的時代氣象。
近年來,北京市舉辦了各類中軸線相關的活動,比如中軸線大講堂、中軸線文創(chuàng)市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賽等。在呂舟看來,北京中軸線申遺制造了一個讓大家關心和討論的文化事件,讓社會更具有凝聚力,中軸線已成為每個人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在大賽中看到了很多漂亮的作品,所以中軸線不僅僅是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也是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富礦。”隨著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深對中軸線的認同,并主動參與到遺產(chǎn)價值的挖掘與傳播,這條古老的城市之脊將生生不息、通往未來。
標簽:
凡本網(wǎng)注明“XXX(非現(xiàn)代青年網(wǎng))提供”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北京中軸線:為《考工記》“理想都城”筑脊鑄魂文匯報駐京記者彭丹英國人類學家約翰·里德在《城市的故事》中說道,羅馬用石頭建造的
2023-04-10 13:42
原標題:共同傳承北京中軸文脈(主題)——2023北京中軸線文創(chuàng)大賽啟動(副題)近日,2023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創(chuàng)新大賽在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
2023-04-10 13:55
原標題:青年京劇團《秦香蓮》傳承經(jīng)典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攝影姚文生)昨晚,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在中華劇院演出該團保留劇目《秦香蓮》,為
2023-04-10 13:48
原標題:睡不著的文人們睡不著時,你會做什么?有一年冬天,大雪,我在故鄉(xiāng),傍晚時與人喝酒,酒局結(jié)束后躺在舊居的床上。那是間平房,窗戶鑲
2023-04-10 13:35
原標題:閱讀經(jīng)典品味古籍之美4月8日,觀眾在“繼往開來國韻書香——古籍保護與傳承特展”中觀看未修復的破損古籍。當日,“繼往開來國韻書香
2023-04-10 13:50
原標題:監(jiān)制驚悚喜劇電影《了不起的夜晚》正熱映(引題)易小星:夢想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主題)齊魯晚報記者師文靜由馬凱編劇、執(zhí)導,易小
2023-04-10 11:47
原標題:沈約的文學主張與齊梁詩風新變沈約是南朝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一代辭宗”(《南史·任昉傳》)。他的文學主張與詩歌寫作,在新體詩
2023-04-10 10:48
原標題: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在中年的酒里痛飲青春的愛與夢春風沉醉的夜晚,根據(jù)作家馮唐小說《北京,北京》改編的話劇《春風十里不如你
2023-04-10 10:41
原標題:中國香港著名明星導師、作曲家許愿新書《離地半尺》出版(引題)為港樂而生解碼港樂經(jīng)典的生命魅力(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港
2023-04-10 10:39
原標題:“SUNdayFUN!周日看世界”異域文化交流活動河北廊坊啟幕中新社廊坊4月9日電(宋敏濤王?。?日,“SUNdayFUN!周日看世界”活動在河北
2023-04-10 10:39
原標題:細節(jié)決定成敗東漢人陳蕃為我們所熟知,源自他的一句名言。范曄的《后漢書》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對此都有記載,大意說,陳蕃十五歲
2023-04-10 10:36
原標題:百余件漢代文物山西展出再現(xiàn)兩漢時期巴蜀地區(qū)繁榮景象中新社太原4月9日電(高雨晴胡健)東漢青銅搖錢樹、西漢漆木馬俑及騎馬俑、中國
2023-04-10 09:39
原標題:兒童劇《彼得·潘》讓觀眾直呼有點酷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兒童劇《彼得·潘》近日在南鑼劇場首演,這是北京兒藝時隔多年再次將世界
2023-04-10 09:56
原標題:你知道阿拉善的皮雕嗎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石佳 栩栩如生、精美別致的查瑪面具,用十幾種不同顏色的沙子繪出蒙古族女人,滿是蒙古族
2023-04-10 09:53
原標題:原創(chuàng)話劇《驚夢》將在天橋藝術中心上演(引題)陳佩斯父子細說戲里戲外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潤4月28日至5月7日,由毓鉞編劇,陳
2023-04-10 09:35
原標題:河南文化節(jié)會密集舉辦背后的多重考量中新社鄭州4月9日電(闞力)北沁花之芬芳、南飄茶之鮮香。今年4月以來,中部河南各地以牡丹、茶葉
2023-04-10 09:37
原標題:《只此青綠》之后韓真周莉亞新作來京亮相(引題)舞劇《詠春》舞武融合燃爆全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韓軒韓真、周莉亞,當今中國舞壇
2023-04-10 08:41
原標題:陳佩斯三代“同臺”《驚夢》用悲劇內(nèi)核呈現(xiàn)喜劇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中新社記者應妮被譽為中國喜劇界“無冕之王”的陳佩斯,只要坐在
2023-04-10 08:49
原標題:《這里冬天不下雪》演繹大灣區(qū)小人物的精彩生活新華日報訊(記者高利平)9日,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yōu)秀劇目展演進程過半,由
2023-04-10 08:43
原標題:網(wǎng)絡電影內(nèi)容品質(zhì)升級單片付費模式成市場新增量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2023年,中國電影市場迎來強勢復蘇。行至第十年的網(wǎng)絡電影創(chuàng)作水準
2023-04-10 08:53
原標題:《千年之約·夢幻龜茲》亮相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jié)中新網(wǎng)烏魯木齊4月9日電(潘琦)弦鼓—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zhuǎn)蓬舞。8日晚,大型音舞詩畫
2023-04-10 08:38
原標題:《超能一家人》定檔7月2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8日,由宋陽執(zhí)導,艾倫、沈騰主演的開心麻花奇幻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曝光“快樂回來
2023-04-10 07:38
原標題:北美票房:“超級馬里奧”帶動北美周末票房突破兩億美元中新社洛杉磯4月9日電(記者張朔)在“超級馬里奧”帶動下,2023年北美周末票
2023-04-10 07:38
原標題:《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首期新書發(fā)布新華社福州4月9日電(記者許雪毅)閩臺攜手挖掘“開閩世家”遷臺記憶取得階段性成果。《開閩世家
2023-04-10 07:46
原標題:浙江文化觀察:文物安全能夠“機器換人”嗎?中新網(wǎng)杭州4月9日電?記者童笑雨物聯(lián)網(wǎng)、智網(wǎng)、無人機、人臉識別,如今的文物安全監(jiān)管工
2023-04-10 07:41